更新时间:2025-07-13 20:41:23 | 浏览次数:5827
作为高考第一科,语文每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随着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拥有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很多文字内容可通过AI实现“一键生成”,人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未来,语文要怎么教、怎么学?拥有什么样的素养才能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更有竞争力?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占全国近1/3;共同打造统一大市场先行区,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全域实施;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200多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新成果不断涌现。
农业无人机精准执行变量喷洒任务,外国驻港领团和商界代表驻足观看,“Amazing”(了不起)的赞叹脱口而出;在腾讯打造的“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内,敦煌壁画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赋能下“活”了起来,重现千年璀璨……
去年以来,我国持续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惠及消费者,激发消费活力。这些“国补”资金是如何抵达消费者的?
曾经,传统南湖菱销售期短,集中上市后对价格影响大,丰产不丰收现象时有发生。2020年,嘉兴市农科院与油车港镇合作研发培育的“南湖红菱”正式发布,成为市面上唯一一款菱壳为红色的无角菱品种。
6月7日,2025年全国高考语文、数学考试举行。今年是新课标在全国高考中全面落地的首次高考,高考命题有何特点?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专家及一线教师。
兰州机场T1+T2面积8.9万平方米,去年吞吐量超过1700万人次,可以说不堪重负。乌鲁木齐机场T1+T2+T3面积18.48万平方米,需要承载超过2700万人次的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