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9 12:00:24 | 浏览次数:1786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分析,面对美国挥舞关税大棒,香港应采取措施捍卫合法权益,包括按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作出申诉,坚定维护香港自由港的独特优势。他称,业界要积极主动化解风险,全方位、系统性、多角度分析美国加征关税对香港带来的影响,把损失降到最低。
台湾《联合报》发表评论指,台湾半导体相关产业列在额外加征而非“对等关税”框架内,表明还在美方观察名单里,说明台积电先前表态赴美增加投资1000亿美元依然不够。台湾在“奉上”台积电之后,是否只剩交更多保护费以换取美国手下留情?
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刚来雄安,罗慕瑞就喜欢上了这个“有许多公园、科技感很强”的城市。他说这里宜居的城市环境让他感觉“很舒服”,希望未来有更多不同国家的人走进雄安新区,“实地感受一下这座新城的发展速度”。
“积极管理你的核心业务,这真是一剂难吃的药。我们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墨菲表示,虽然底特律汽车制造商需要重新思考在中国的经营方式,但美国电动汽车领导者特斯拉的情况略有不同,与传统的底特律汽车制造商相比,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零部件方面拥有大约1.7万美元的成本优势,这有助于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使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汪品植)
“对等关税”政策正对美国家庭和企业造成多重反噬。在“对等关税”落地实施后,美国的平均进口关税已由去年的2.5%飙升至现在的25%,并可能持续上升。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分析发现,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今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相当于给美国每个普通家庭造成3800美元的损失。在此情况下,许多小企业主也对今后的“生存环境”深感担忧,有人将此番征收“对等关税”形容为“美国经济特效减肥药”,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则认为,关税政策是有史以来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最大自残伤口。美国堪萨斯州一家家具店的老板亨德里克·斯文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联邦政府的关税政策,让他决心关闭自己的店铺。斯文森说,“使用美国制造的产品根本无法让店铺继续运营下去,因为90%的产品都是在海外制造的。”美国加征关税不会有赢家,但最沉重的打击,终将会落到美国自己头上。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