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1 23:10:56 | 浏览次数:1334
杭州6月5日电(王逸飞 许文峰 余剑波)5日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当日在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舟山侧建设现场,“定海号”盾构机掘进里程突破3135米,标志着长6270米的金塘海底隧道舟山侧盾构施工完成过半,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强化配电网规划建设。坚强可靠的配电网网架结构,是提升供电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国家能源局立足企业和群众高品质用电期盼,指导供电企业统筹主配网规划,优化电网设施布局,提升配电网灵活转带和自愈能力,打造坚强灵活配电网,提高配电网韧性。同时,进一步优化投资管理,将建设改造资金向农村地区、老旧小区等供电薄弱区域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供电差距;结合清洁能源发展,加强配电网升级改造,系统提升配电网的综合承载能力。
为刺激旅游业增长,柬政府推出系列便利措施,并积极拓展更多国际直航航线。6月3日,阿联酋航空开通首个迪拜直飞暹粒商业航班。5月18日,由苏南瑞丽航空执飞的无锡往返西港直航航班宣告复航。
2012年以来,重庆某建设公司等24家企业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在涪陵区13个乡镇设立自拌混凝土搅拌站24个,非法占用农用地40余亩从事混凝土搅拌站经营活动,其中违法占用耕地30.38亩,部分耕地表层被硬化或者严重压实,耕地生产条件受到破坏。行政机关就混凝土搅拌站运营中存在的破坏农用地等问题,虽多次开展专项执法活动,但上述问题长达十余年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本质上是打破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壁垒,以二者的双向互促实现生产力质的跃迁,并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平衡。有人形容,科技创新是“源”,产业创新是“流”,两者深度融合方能汇成新质生产力的江河;也有人比喻,科技创新是“点火器”,产业创新是“推进器”,两者深度融合才能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引擎。这些形象的说法都说明:促进两者深度融合,就要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打通“科技发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的环节堵点,形成“创新供给、市场反馈”的内在闭环。深度融合的核心,是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对接,其基础是增加高质量创新供给,关键是强化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途径是完善“中试服务”体系和技术转移体系,健全企业共享科技设施机制,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共享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实现有效转化。
“这是我们打造的‘食堂+服务’新模式,既让民众吃得好,又能办得了事。”志和社区党委书记时义清说,社区食堂2024年投入运行以来,每周定期设置的“流动议事桌”成了居民茶余饭后“打卡”的服务点。
1元冰棍、2元矿泉水,8年未涨价,餐饮住宿价格与乡镇标价保持一致——据6月1日《工人日报》报道,今年5月起,曾因运营公司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的河南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因平价商品走红网络。“五一”期间,该景区接待游客9.6万人次,同比增长23%,单日最高接待量达2.3万人次,创历史峰值。此后,景区每天仍有四五千人的客流量,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实现了从2017年破产前旅游总收入不足2000万元,到2024年9774.55万元的巨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