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2 21:50:56 | 浏览次数:1038
陕西杨凌6月9日电 (阿琳娜 王学锋)“元狩三年秋……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大中祥符八年八月……诏京兆、河中府、陕、同、华、虢等州贷贫民麦种。”“洪武六年六月壬午,盱眙献瑞麦,荐宗庙。”……这些散落于史料中的“麦之墨痕”,不仅记录着麦的荣枯与收获,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与土地血脉相连的“生存密码”。那么,历代文献中有关麦作的内容有什么?它们又是怎样折射出中华农耕文明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论坛致力于搭建集学术研究、文化体验、文旅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流平台,明代文物展将以科技为媒,设置“礼制之章”“威仪之象”“器用之华”“文脉之传”四大主题单元,利用VR、AR、全息投影、4K超清扫描、AI色彩修复与三维动画等科技手段解码明代礼制,揭秘历史华章。
此次发布的“周某标、李某等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有红通在逃人员非法设立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超50亿元(人民币,下同)。
通过机械化作业,2025年惠水县夏粮实收面12.5万亩,总产2.13万吨,同比增长2.81%。惠水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涟江河、坝王河等河流穿境而过,土地肥沃,种出的小麦品质较好,产量也高。
钟鸣旦:这句话源于一个哲学前提。一些哲学家指出,自我的身份由他者塑造,人之所以为人,是通过与他者的相遇及随之发生的沟通而实现的。没有他者,便没有自我,这便是“因人成己”。
此外,集收藏、研究、展示、服务、交流为一体的闽台寻根溯源服务交流中心将于近期开放,为将来全面、快捷服务台胞族谱对接和寻根溯源打好软硬件基础,实现台胞“查得到、引得来、有人接”,成为两岸谱牒溯源的最大平台和台胞寻根谒祖的重要渠道。
据了解,在整理《二十五史》《明实录》和《清实录》麦作资料的同时,历代农业典籍、本草著述及诗词歌赋中有关麦的内容也在持续搜集整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目前,《二十五史》《明实录》《清实录》等史册中关于麦作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整理出30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