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1 16:45:00 | 浏览次数:6720
走进序厅,馆内标志性的铜墙铁壁雕塑整体提高30厘米,观众仰望铜墙铁壁雕塑更加庄严、肃穆。抬头,序厅顶部星光闪耀:新增的数字系统展示星光屏,4000颗星星向中心汇聚移动,象征着4万万同胞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万众一心,共同抗战。
展陈重点彰显文学、美术、新闻出版、音乐舞蹈、戏剧、学校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国际反法西斯友人共九个领域的100多位国内外文化名人,在桂林从事抗日文化救亡运动的历史功勋。其中,包括范长江、胡愈之、孟秋江等推动创办“国际新闻社”的事迹——“国新社”于1938年10月在长沙初创,范长江、胡愈之撤至桂林后开始真正运转,在与香港“国新社”合并后,以桂林总社为中心,凭借庞大的通讯网络,向海内外150余家报社发稿,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一个新闻战斗堡垒。
民族美食品鉴区人气火爆。侗族平安粽、京族木薯饺、壮族五色饭等少数民族特色美食,令人食指大动。“这些美食味道独特,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少数民族的热情。”游客易丽玲对民族美食赞不绝口。
十二届四川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有多个重要议题,包括“学习中央科技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审议《省委科技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
“在桩基施工前,我们采用探测深度可达150米的地震波跨孔CT精细探测技术对地下溶洞进行探测,对无法避开的大型溶洞采用灌注可控流态再生材料进行填充,确保桩基成桩质量。同时使用460型旋挖钻和自动监控信息系统等智能化管理手段,确保现场施工安全、优质、高效推进。”中铁大桥局合湛高铁项目部总工程师宋小三介绍。
桂林与太原两座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通过此次展览实现了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桂林的观众在欣赏北朝隋唐文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与共性,丰富了自身的文化视野。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两地的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灵感。
古巴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建交65年来,两国相互尊重,建立起深厚友谊和广泛合作。2021年12月,中古双方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2022年11月,迪亚斯-卡内尔主席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就共建中古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