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1 02:08:07 | 浏览次数:8132
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强调要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全流域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财政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纵深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一是重点流域横向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已推动全国24个省份建立了30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江苏、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实现了省内重点流域补偿机制全覆盖,流域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健全。二是相关政策措施逐步完善。2016年,财政部牵头印发《关于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对流域生态补偿基准、方式、标准等重大问题予以明确。此后,又陆续出台支持长江、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相关政策文件。三是机制建设综合效益不断扩大。从实践看,开展机制建设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重点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跨界断面水质改善明显,补偿机制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扩大。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四川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发展大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肩负重大使命。《条例》自2022年3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四川河湖长制从“有章可循”迈向“有法可依”。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两山”理念已深入人心,从“点绿成金”的红树林到一座座“花果山”,再到走向世界的长汀经验……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取得广泛的绿色发展成就,从根本上源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两山”理念的指引。在通过绿色转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正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2023年以来,青海省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领域案件2775件,通过办案督促,清除固体废物5.72万吨,关停污染企业32家,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75处,清理污染河道77.92公里,保护被污染土壤886.48亩,挽回被非法开采的矿产资源总价值137.53万元(人民币,下同)。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兰州机场T1+T2面积8.9万平方米,去年吞吐量超过1700万人次,可以说不堪重负。乌鲁木齐机场T1+T2+T3面积18.48万平方米,需要承载超过2700万人次的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