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09:58:53 | 浏览次数:8290
2019年,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距离最远、输送容量最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有力推动了疆电外送。
“没想到远隔千里,能通过屏幕跟素不相识的朋辈导师进行云端对话,获得针对我个人情况的专业求职建议。”看着电脑里“山小芽”AI生涯发展助手生成的智能小结,山东大学文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沈楚凡难掩惊喜。针对自己提出的“考公”意向,智能小结不仅提供岗位参考,更条分缕析地指明未来努力方向,列出行动清单。
顺丰集团广西区国际部中越项目负责人陆婷瑶介绍,从前南宁不少企业出口板材依赖公路运输至港口,再经海运至越南海防港,运输过程存在环节多以及手续繁琐等问题,让企业高效对接东盟国家市场受阻。
乌鲁木齐不缺国际和地区航线。2024年,乌鲁木齐机场累计运营定期客货运输航线共240条。其中,国际定期客运航线26条,与高加索地区三国与中亚五国实现全部通航,通航中亚航点数量为国内十大枢纽机场之首。
从草根足球成长为半职业或职业足球,“村超”如何为中国、世界输送足球人才,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卢劲坦言。
“实际上就是‘打样’。”李瀚明认为,国泰开航证明了乌鲁木齐机场具备保障顶级航司的能力,会产生示范效应。国泰飞得好,其他国际顶级航司,以及东亚、东南亚的航司都会考虑跟进。除了证明机场的保障能力,也是新疆以此为契机,对外释放开放活力的强烈信号。
在经贸方面,中欧发展理念虽存在差异,但互利共赢的格局从未改变。中欧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7858亿美元,相互投资存量从几乎为零增长到近2600亿美元。欧盟已连续15年保持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则是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双方合作领域从最初的纺织品、农产品,扩展到如今的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高科技领域,中国的光伏组件、电动汽车与欧洲的高端机械、化工产品“双向流动”,中欧已从“贸易伙伴”发展为“供应链伙伴”,构建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荣共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