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09 15:45:25 | 浏览次数:4053
宁波5月21日电 (张斌)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宁波会议21日在浙江宁波举行,来自18个国家的200余位外宾与会,与中方代表围绕供应链协同发展、经贸合作等展开交流。
当前,广州推进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计划至2026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将超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超2700万标准箱,将投资超过150亿元人民币建设一大批重大港口基础设施,通过营造一流的港航营商环境,打造世界一流的港口综合效率,为国际班轮公司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近年来,中国企业也加快了在东盟国家的布局。据路透社5月15日报道,中国在东盟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在激增,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等新能源、新技术领域。例如,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于2024年7月在泰国启用了一座产能为15万辆的电动汽车工厂;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宣布,在2023年向印尼镍业投资58亿美元。据《经济日报》4月的一篇报道指出,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地,近年来对东盟投资快速增长,2023年直接投资流量25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7%,投资存量1756.2亿美元,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7400家,雇用外方员工超72万人。东盟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2023年东盟在华投资新设企业2887家,同比增长35.5%,实际投资金额102.9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6.3%。截至2024年7月,中国同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超4000亿美元。
“文物有很多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账号的风格来进行展示。比如妇好,众所周知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军事家、商代王后,同时她也是一位玉器收藏爱好者。如果你的受众群体里年轻女性居多,不妨拍摄一些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小件玉器,让粉丝们看到‘女战神’其实也是一个喜欢可爱小玩意的女人……”5月19日晚,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看·见殷商”展览的入口处,身为文博领域资深从业人士的网络博主“朋朋哥哥”(本名张鹏)向现场20余名网络大V介绍展览亮点,并就如何制作差异化内容为同行们出主意。
今年36岁的李樟煜,已经在残疾人自行车项目征战多年。2012年伦敦残奥会,他第一次实现了残奥冠军梦。接下来,从里约到东京,再到巴黎,他带着梦想破风前行,每届残奥会都有金牌入账。据介绍,李樟煜获得的各类国际赛事奖牌已有50多枚。
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与国际先进战机的巨大差距,中国航空人毅然踏上自主研制的征程。1982年寒冬,在推动中国航空事业跨越发展的新型歼击机方案论证会上,时任611所总设计师的宋文骢凭借对航空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鸭式气动布局的深刻理解,详细阐述了新型歼击机方案的优势和可行性,最终使得这一充满挑战但极具潜力的全新方案被采纳。纪录片《歼-10传奇》将首次披露这段历史的关键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