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2 15:15:49 | 浏览次数:5042
山西是文物大省,现存古建筑数量居全国首位,拥有超2.8万处古建筑,其中82%以上为元代及以前留存的木结构建筑。“屋檐上的文脉·让文物活起来”网络传播活动旨在通过深度融合传播,聚焦山西古建中壁画、彩塑、匾额等,制作推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易于传播的新媒体产品,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山西在古建筑保护、传承、发展上的有力举措、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推动三晋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首先,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次”,把一些重要的提法上升到了法律层面。比如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将民营经济定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较以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显著升级。这进一步向社会表明了发展民营经济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并将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我国民营经济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专项立法给当下广大民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浙江温州洞头正开展海洋强区建设——2025年一季度,洞头GDP同比增长10.2%,入选浙江省工业经济“多作贡献”典型案例地区,“千项万亿”项目投资完成率居浙江山区海岛县前列。偏居浙东南沿海,这座充满生机的“海上花园”如何激活“蓝色资源”的澎湃动力?
“我们运用数字复原技术再现了商代贵族生活场景,通过全息投影呈现青铜器铸造工艺、具象化甲骨占卜过程,还让龟甲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开口说话’。”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介绍,“这些趣味创意和生动呈现,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杭州市政协委员、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佳表示,文化产业要保持旺盛生命力,关键在于“文化+创新”。如《哪吒》《黑神话:悟空》等,都是通过对传统神话故事进行合理改编,以大家喜爱的影视、动漫、游戏、音乐等叙事方式呈现,让文化内涵可感知、可体验、可共鸣。
浙江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不仅局限于贸易,文化与教育等领域同样频繁互动。当前,浙江和中东欧国家建立了60对友城关系,去年有将近3万浙江人赴中东欧,有1.8万中东欧朋友来浙江旅游、访问。浙江全省有42所高校与中东欧国家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地方之间文旅交流活动不断拓展,中东欧国家的文化节、艺术展、旅游推广等日益走入浙江民众生活。
北京5月21日电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显示,中国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文利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