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03:09:54 | 浏览次数:1934
节能降碳是首都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对保障城市能源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市坚持管理节能、工程节能、行为节能共同推进,能源利用效率始终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来现余介绍了近年来北京节能降碳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决赛现场,围绕拉萨自然生态、非遗技艺、人文历史,作品方上台进行展示。曲水县文旅局的《曲水协荣仲孜牦牛舞——雪域感恩的千年之舞》通过绘本形式讲述牦牛救人的古老传说,实现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融合;“藏戏人物积木”将非遗藏戏与现代积木结合,让玩家在拼搭中感受藏戏魅力;“雪拉钟鼓”融合非遗藏纸与现代音响装置,诠释“非遗+科技”创新。
近年来,四川大力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全业态发展,文旅融合成效显著。四川围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等创新文旅消费新场景,打造文博旅游、红色旅游等新产品,培育“跟着演出游四川”等新业态。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一年多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东坡行旅”“蜀道金牛”等4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入选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自贡彩灯成为国际经贸和文化交流名片。
活动在保证典型性、生动性、新闻性的基础上,突出“精、新、特”,展现四川用“文旅流量”带动“消费增量”,推动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成效。主题采访期间,四川还将把新闻发布会开到花海林间、水畔山间及文旅项目现场,生动呈现当地文旅融合的探索与亮点。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随着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得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了解、感受中国的开放态度、全球胸怀,旅游企业也将结合更多体验性的文化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出入境游新品。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着很多华人华侨,单方面免签的推出,在方便他们回国探亲访友之余,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来看看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