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5 11:42:53 | 浏览次数:5271
太原6月29日电 (任丽娜)6月27日至28日,山西省石楼县“奇湾”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暨农特产品走进中央团校推介会在北京举办。此次发布会,石楼县官方向全国讲述“奇湾”品牌故事,集中展示石楼县品牌建设成果。
活动中,来自中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地的政府代表、企业代表、行业协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小企业如何更好利用RCEP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为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建言献策。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参与运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畔的国家网球中心两片红土网球场地的维宁体育创始人、CEO纪宁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就稀缺的网球场馆在郑钦文夺冠后变得更加炙手可热,现在根本都约不上。”
从高山云海到田园湖泊,各地气象部门持续加强科技能力建设,开展气候生态资源普查评估,推动气候要素成为生产要素、气象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避暑避寒、观星赏花、休闲康养。“挖掘各地独特气候禀赋,将云海、雾凇、彩虹等奇观转化为旅游资源,打造‘一地一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正成为激活区域经济、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赛道。”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熊绍员说。
“气候是天然的差异化资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胡向东表示,乡村休闲旅游高度依赖气候和自然环境。除了要分析本地平均气温、湿度、负氧离子等数据,精准定位找到“气候长板”,也要用好区域气候资源,推动“卖风景”转变为“卖气候体验”,通过丰富旅游场景,让更多乡村美、生态绿的IP变现。
西宁6月28日电 (陈宗淇)28日,“奔跑吧、少年”2025年青海省青少年(学生)乒乓球单项赛在西宁市开赛。赛事持续至6月29日,共600余名青少年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