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7 20:08:37 | 浏览次数:0669
苏峪口瓷窑址的考古成果以全新的材料助推了陶瓷考古的发展,并从瓷业生产的角度阐释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实证了两宋时期民族融合、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辽、宋、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自身的发展和文化交流、文化与管理制度的趋同,为元、明、清时期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苏峪口窑场的出土资料对研究这一时段的历史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价值。(完)
苏峪口瓷窑址先进的瓷器烧造技艺从何而来?为何说苏峪口瓷窑址改写了中国陶瓷技术的历史?苏峪口瓷窑址如何反映两宋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近日,“东西问”专访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宋元明清考古研究室(基建考古室)主任、副研究馆员柴平平,对此进行解读。
上海6月18日电 (记者 王笈)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科技创制单元”开幕仪式暨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18日在上海松江举行。
纪宁说:“欧美国家的网球市场已逐渐进入饱和阶段,中国被认为可能带来新的爆发性增长点。”他认为,在中国这个网球新兴市场,应更充分地挖掘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这有利于全面释放中国体育经济的增长潜力。”
广州6月18日电 (记者 王坚)以“智汇图南 数聚未来”为主题的广州南沙国际数港高质量发展大会18日在南沙举行。活动现场,总投资逾154亿元的20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发布南沙国际数港系列配套政策及十大数字应用建设场景,落地目标规模为100亿元的数字产业基金。
日军南侵占领的二战时期,培风中学被强占,教学中断(1942年关闭,1945年复校)。沈墨义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沈慕羽和伯父沈慕周曾两次被刺刀抵背拖走。后来,伯父被日军杀害。沈慕羽出狱后第三年,日军欲再行拘捕,他不得已逃亡避难。和平重临之后,被誉为马来亚“华教斗士”的沈慕羽继承父志,在华文教育界耕耘七十一载,直到90岁才放下教鞭。
“我见证了浦东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的快速发展。”94岁的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汪观清受访时指着他的作品《人民城市人民建》如是说。作品以外滩陈毅广场为视角,展现城市活力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