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0 08:31:56 | 浏览次数:2252
随着“拜月老”蔚为风潮,越来越多人将祈愿与还愿的过程视作心灵之旅。民众、游客在前往台北霞海城隍庙“拜月老”时,常顺道在迪化街、大稻埕一带采购伴手礼,“请月下老人吃喜糖、品甜点”。传统香火文化自然融入现代城市节奏中,亦带动了周边商圈的人气与经济活力。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在致辞中表示,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积极推动自身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由“文化守护者”向“社会创新引擎”的转变,成为当代博物馆面临的共同课题。
不断创新的博物馆文创频频出圈,让观众“把文物带回家”。博物馆不仅是展示历史的平台和城市文旅流量的入口,也成为文化创意的源泉。近年来,博物馆开发的凤冠、藻井冰箱贴等出圈、破壁,将服章之美和古建精致融入日常。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反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彰显了文化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清晨,云南保山种植基地内,一袋袋还带着泥土芬芳的紫皮蒜被村民运上车。这些新鲜出土的“高原珍珠白”在经过智能分选、称重打包等流程后,将发往全国多个省份。“最近正是紫皮蒜丰收季,我们的发货量超过了3万单。”云南中通招商负责人朱杨佳说。
在采访中,檀书斌为记者分享了一个病例,30岁的小林(化名)身高1米75,体重达230斤,常年与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为伴,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两年前体检时,他的血压已飙升至180mmHg,但他总以“年轻扛得住”为由拒绝规律服药。
梅松松表示,作为深耕一线的讲解员,我们深知观众对文物的好奇往往始于细节。这本书的创作正是以多维度激活文物和历史的可感知性为出发点,既忠实还原“古代中国”展览的学术深度,又着力消融文物与大众之间的认知隔膜。
在云端集市,高山冷凉花卉、高山云雾茶、高山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硋器、木拱廊桥等“非遗”展示,成为游客驻足的热点区域;博主探秘现场,青年摄影博主凭借各自的创意灵感与独特视角,利用穿越机开展创作采风之旅;徒步活动现场,游客们沿着九龙漈瀑布步道漫步,近距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