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9 13:58:07 | 浏览次数:8345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因此在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应该同步适度推进税制改革,适度降低名义税率,让企业实际税负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同时国家财政收入也并不会由此减少,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中方在本国并无规模性滥用情况下,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应美方请求,于2019年在全球率先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是全球第一个永久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国家。中方整类列管后,未再查获向境外走私、贩卖芬太尼类物质犯罪案件,也未再收到美方查获来自中国此类物质的通报。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国际禁毒战略报告》也承认,“自从中国2019年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以来,几乎没有发现从中国进入美国的芬太尼或芬太尼类似物”。近年来,芬太尼类物质前体化学品不断变化,品种持续增多,中方始终坚持强化前体管控,科学列管、分级分类监管、严格出口监管,坚决遏制前体化学品非法流失,并与包括美国、墨西哥等在内的有关国家在应对芬太尼类物质及其前体流失问题方面持续深入开展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本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3.3%下调至2.8%。此前,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新报告也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骤降至2.3%,较2024年的2.8%出现明显下滑。这一预测值不仅远低于疫情前水平,更预示着世界经济正步入衰退通道。几乎所有国家都将受到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
美国财政部本周早些时候也公布了新的反俄制裁方案,涉及俄罗斯以及中国等其他国家的300多家公司、银行和数十名个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表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滥施单边制裁贻害无穷,严重损害他国主权安全,造成人道惨剧,破坏产供链稳定。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美方制裁更是变本加厉。而这种乱舞制裁大棒的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成为世界一个主要的风险源头。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傅聪:世界再次走到关键的十字路口,是坚定倡导多边主义,还是允许单边主义肆意蔓延,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还是放任强权政治,是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还是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这些事关各国根本利益,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国际社会必须作出正确抉择,发出一致声音,采取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