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3 05:10:49 | 浏览次数:1768
北京6月14日电 14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申遗实践激活保护合力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协同发展”等10个项目获评十佳案例,“探寻文明印迹 创新博物馆教育共享模式”等12个项目获评入围案例。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活动现场设置了丰富的文化体验环节。参与者以汉阳陵珍贵文物为原型体验3D打印技术;通过馆藏文物图片拼图竞赛,深入理解文物的历史内涵;通过穿汉服习汉礼,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14支龙舟劲旅展开激烈角逐,近400名队员紧握船桨,随着鼓点节奏整齐划一地奋力挥桨,龙舟如离弦之箭般破浪疾驰,水面上飞溅的水花与此起彼伏的呐喊助威声,将赛场氛围推向高潮。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地心游记》改编自“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经典小说,将七大奇幻场景与多维度感官体验“深度绑定”。从热气球飞升到绳索速降,从海上漂流到火山岩浆炙烤……观众戴上头显设备,即可进入凡尔纳笔下瑰丽奇绝的地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