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4 21:57:46 | 浏览次数:0334
在探讨康复领域最有可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突破口时,专家们各抒己见。澳门扶康会总干事周惠仪认为,人才培养、服务创新模式以及科技赋能与跨界融合是重要突破口。她建议推动大湾区的人才培养计划,例如港澳康复从业者到内地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或短期培训。同时,借助内地丰富的资源,创新港澳养老模式等服务模式。此外,澳门市场虽小,但需要科技数据的支持,希望内地能提供更多有助于残障人士的科技数据产品。
我们常说的本地人、外地人,是从户籍的角度来说。而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其实不应有这样的区分,无论来自哪里,只要在一个地方居住、工作,就应该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十几年前的深圳,曾经喊出了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叫“来了都是深圳人”,因为这句话,千千万万的外乡人把深圳当作了值得奔赴的远方。这句话体现的,当然是深圳的包容开放态度,但它更需要承载的,则是如何突破户籍障碍,在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领域,为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作为改革特区的深圳,在这一方面一直被赋予先试先行的责任,他们解决大家急难愁盼问题的经验和进展如何?作为外来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的情况又如何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指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医学事业应当借力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从而更好地推动整合肿瘤学的发展,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区域性畜禽种质基因库、校史馆、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特藏书库等校园建筑和人文景观。(完)
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认为,随着这一政策的施行,将加速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旅游交流及经贸互动。同时,政策也将惠及在澳大利亚生活的逾百万华人华侨,使得他们回国探亲或旅游的过程更为简便顺畅。秦静指出,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中国与澳大利亚在经济上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也期盼在旅游领域激发更强劲的合作动力。
但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企业实际税负正在逐步接近名义税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