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2 16:20:27 | 浏览次数:9394
记者了解到,经江西各设区市选拔及资格审查,最终确定94项有效作品进入省级大赛初评环节。按照比赛规则,经专家审查,共有75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晋级,进入终评阶段现场展示环节。
戴先良坦言,戏曲从不“高冷”,它一直在等待被大众发现。“闽剧《画网巾先生》能够吸引年轻观众,这从侧面反映出戏曲艺术在当代社会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受众基础和市场潜力,这一具有强烈东方美学的艺术样式,其蕴藏的能量正逐渐被重新发掘。”
2024年,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舞剧《海的一半》应运而生。剧目以陈嘉庚与南洋华侨共同倾资兴学、推动祖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为蓝本,精心构建了一个跨越南洋与闽南两地的宏大叙事框架,通过高度的艺术提炼与创造性的表现手法,生动诠释了华侨爱人、爱乡、爱国的深切情怀。
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建构河流伦理 建设生态大坝”专题研讨会18日在成都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与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以及River期刊联合承办。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有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归侨、侨港澳眷属400多万人,其中,海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近222万人,分布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后,大批海外侨胞回广州投资兴业,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投身广州经济建设,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广州保留了不少与华侨有关的历史遗迹。
近年来,去殖民化浪潮深入国际文博领域。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告诉记者,应对博物馆藏品去殖民化问题,是国际博物馆协会战略规划的目标之一。2021年,法国向贝宁共和国归还26件文物。2022年,德国把20件贝宁王国时期铜制文物交还给尼日利亚。2023年,荷兰正式向印度尼西亚归还数以百计荷兰殖民统治印尼时期流失的文物。这些举措都是基于对殖民主义历史的重新评估,对博物馆产生了影响。2023年,国际博协专门成立了去殖民化工作组。
国宝魅力持续绽放,源于博物馆创新活力的提升。2021年10月,《“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正式施行,鼓励加强对藏品价值的挖掘阐发,大力推进“让文物活起来”。各地博物馆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探索博物馆更有趣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