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6 13:55:23 | 浏览次数:0655
任鸿斌表示,中日两国经济界合作基础坚实,合作意愿强烈。中国政府重视中日两国关系发展,重视两国工商界和企业间交流,重视两国人民友谊。
黄河流域增容-减污-降碳技术体系与应用,本项目针对黄河复杂系统治理难题,形成了以“理论-模式-应用”为主线的大流域系统治理技术体系,将科技紧密嵌入管理、治理和行业,用科技支撑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鞍山市,察看长江水情水势,了解岸线整治和渔民退捕工作落实情况。总书记特别强调,“长江禁渔也不是把渔民甩上岸就不管了,要把相关工作做细做实,多开发就业渠道和公益性岗位,让渔民们稳得住、能致富。”
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企业是最为积极的力量。在我国的创新体系中,企业是主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两翼。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一些先行企业已经具备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规模实力与创新能力,开始围绕产业部署创新链、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024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超过3.6万亿元,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整体而言,经由企业这一经营主体的链接,我国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有望得到相应改善,科技推动产业、产业反哺科技的良性双向循环正在形成。
到2035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覆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并向更广范围、更深内涵、更丰富形式拓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
详细剖析两个企业补税案例,也能一定程度上消除上述担忧。枝江酒业之所以被要求补缴8500万元消费税,直接原因是审计部门发现问题,税务部门据此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