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7 09:39:40 | 浏览次数:8142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建立形成国家、省、市三级绿色制造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2户,较“十三五”期间增长近3倍。同时,围绕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强化梯次储备,目前已创建省级绿色工厂255户。国家级绿色园区建设也实现了零的突破,杜尔伯特经开区成为黑龙江省首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据调查测算,近三年,中国粮食储存、运输、加工环节年均损失量约占粮食年产量的2%,粮库储粮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农户储粮损失率降至3%,较10年前下降了5个百分点。
“十四五”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聚焦粮食流通关键节点,先后印发《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方案》《关于粮食节约减损的指导意见》《粮食产后节约减损行动方案》等,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原粮运输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对粮食节约减损作出具体安排,依法管粮治粮节粮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在全国建成一批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产粮大县粮食产后服务全覆盖。面对连阴雨、暴风雪等不利天气,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及时提供清理、干燥、收储等服务,有效发挥助农减损增收的重要作用。
据介绍,根据气象监测情况,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在70天以上;平均气温23.2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8度。
哈尔滨10月16日电 (记者 姜辉)16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韩雪松表示,“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扎实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速24%,始终高于全国,占工业投资比重由2020年10.9%升至2024年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