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9 20:16:20 | 浏览次数:9071
成都8月11日电 (王利文)当葡萄牙运动员戴上AR翻译眼镜,与德国运动员畅聊川剧脸谱的深意,镜片上跃动的双语字幕瞬间消融语言壁垒;美国选手一声“GoGo,带我去商店”,智能机器狗便领他穿过人群……在成都世运村,科技产品正重新定义国际赛事服务的温度。
高山峡谷的森林康养、渤海之滨的观海纳凉、西北草原的自驾穿越……今年夏天,各式各样的避暑旅游方式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避暑旅游目的地,依托山地、森林、水域、草原等大自然馈赠的“凉资源”,避暑旅游产品类型持续扩展,在全国形成一张避暑“清凉地图”。
“今年的训练营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届。”训练营组织方介绍,本届营员的选拔颇为严格,在2025年全国U15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名列前茅的运动员方有资格参加。
“对于所有的比赛,我们都看到了,成都世运会场馆的氛围树立了世运会史上的新标杆。”何塞·佩鲁雷纳表示,他诚挚地邀请媒体与运动员、志愿者、市民共同体验体育和文化交融的魅力。“让我们共同见证这场全球顶尖运动员荟萃的盛会,精彩仍将继续。”(完)
体量不及西安的兰州,也拿出大手笔。T3航站楼面积40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27万平方米,是甘肃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
兰州机场T1+T2面积8.9万平方米,去年吞吐量超过1700万人次,可以说不堪重负。乌鲁木齐机场T1+T2+T3面积18.48万平方米,需要承载超过2700万人次的吞吐量。
以西安咸阳机场为例,扩建后拥有4座航站楼,航站楼面积高居国内前5。但西安咸阳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排在全国第11位,西安去年GDP仅排在全国第2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