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5 17:01:21 | 浏览次数:0649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在界都乡马家峪村,村民们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垒界石作业,铲水泥、砌砖石,他们正有序勾勒乡村建设轮廓。村民李满柱介绍,这是界都乡界牌工程,属于民生项目,四人团队已施工六七天,即将完工。
此外,该空间全区域采用护眼照明,舒适座椅搭配腰枕靠垫,放大的标识系统,桌面上放置着手持放大镜和可调光扩视仪,空间中还配备有智能听书设备……小小空间处处透露着对长者阅读需求的关照。
普查方法的科学高效和普查手段的数字赋能,也为提高普查工作质效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方面,采取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长表与短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在确保全面掌握“三农”情况的同时,又能有力提高普查工作质效,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加强现代化调查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大大提升普查数智化水平。此外,普查数据共治共享,将广泛应用行政记录,加强普查资料开发利用,打造农业普查数据“一张图”,促进普查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共享。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21日前河南省将仍以高温天气为主,不过每天的高温影响范围和强度会有不同。预计16日东南部,18日北部、东部、南部,19日北部、东部,21日北中部、西南部最高气温将达37到39℃,局部超过40℃。
与订单班精准对接行业细分领域不同,在西南石油大学与山东京博石化有限公司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里,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和安全工程3个专业的学生更侧重“跨界”学习,培养行业所需要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