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6 08:06:58 | 浏览次数:8003
绿色甲醇被视为未来10年至20年航运替代燃料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世界上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上海港近年来持续打造与其能级相匹配的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中心。虽然目前上海港早已实现船舶的绿色甲醇加注,但这些燃料都来源于海外或中国其他省份。
尤其是余姚创新推出杨梅采摘期降雨指数,通过数字化预警,有效降低了生产风险。同时,当地还组建了“农信担保公司+银行+保险公司”三位一体风险利益共担体,为杨梅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通报称,近年来,在“净水入黄河”工程方面,河南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省已排查出12696个排口,已基本完成溯源,整治完成率为96.3%。目前,河南已创建无废景区、无废工厂、无废社区等“无废细胞”3014个。
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ARC微生物菌剂、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等现代农业技术在种博会集中亮相,直观呈现“新种质、高科技、芯未来”特征。据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高级农艺师徐翠容介绍,ARC微生物菌剂可以应用于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在有效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同时,还能助力作物的减肥增产,实现绿色种植。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