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4 21:15:42 | 浏览次数:0607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航天……外界关注到,高新技术及新兴领域成为双方今后三年的合作重点方向之一,彰显中拉合作的科技“含金量”不断提升。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所长宋均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曹廷,解读中拉合作向“新”向“智”发展的成果与前景。
中国煤矿文工团成立于1947年东北解放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2005年,加挂了“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的牌子。2018年9月,转隶到文化和旅游部。
《共同行动计划》包含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合作内容。比如,“推动双方在通信设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无线电频谱管理、教育信息化等领域开展合作”“加强航天领域合作,根据各国优先事项和能力,共同举办中拉北斗合作论坛,共建中拉北斗应用合作发展中心”“应各国需求,探索提升5G网络覆盖水平及各领域数字化应用程度的合作可能”等。
在生态效益上,以岭药业同样交出了亮眼的答卷。基地严格遵循GAP标准,统一管理、施肥,采用生物农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农药残留降低了50%,金银花品质和药用价值直线上升,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种植户李俊龙满脸笑容地说:“以岭药业给我们开展技术指导,管理培训,保证了金银花的质量和产量。后期收购也有保障,让我们特别省心。”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
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利诺在研讨会中表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融入大坝全生命周期,促进大坝管理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预测型管理转型。人工智能、大数据、实时监测等新技术赋能大坝安全监测与风险防控,保障大坝安全可靠及可持续发展。期待通过此次大会,共商智能大坝领域国际标准制定,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全球坝工技术创新发展。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