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22:41:28 | 浏览次数:4026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摆在“四稳”首位。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需要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蓬勃发展的新产业、新生态,可丰富就业扩容“工具箱”、创造多元就业机会,在稳就业工作中大有可为。
据悉,本次大会以“合作·创新·未来”为主题,将举办多场系列活动,旨在促进成都拓展全球合作新空间、展示投资新气象、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大会将聚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数字文创和外资外贸等6个核心主题,助力成都打造全球产业创新高地。
同时,民勤县锚定优势单品、优势时段和优势区域“三优战略”,坚持“宜果则果集约种植、宜农则农科技赋能、宜牧则牧生态循环”,精准划定各镇主导产业图谱,对症施策、量体裁衣、靶向发力,构建“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聚力打造“农业硅谷、农创高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助力乡村振兴“善作善成”。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敦煌石窟壁画的艺术风格则更加丰富多样。早期受龟兹石窟艺术影响,人物形象多用铁线描勾勒轮廓,而后采用龟兹式的晕染法形成立体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传统绘画技法在敦煌壁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题材广泛,除了佛教故事外,还包括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的内容。在唐代,随着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敦煌石窟壁画中的经变画成为主流。壁画构图上,连环画式、中堂式和屏风式构图盛行,艺术表现上以中原传统的兰叶描为主,铁线描等也有使用,并针对不同对象结合使用。这种融合使得敦煌壁画既具有西域文化的神秘浪漫,又不失中原文化的雄浑大气。敦煌艺术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是人物造型的本土化。大量的敦煌本地民众的生活、生产情况出现在壁画中,特别是塑像和壁画中佛、菩萨、飞天、供养人等的面容,呈现多民族并存的特征。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飞天”,其衣袂飘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与龟兹壁画中更多保留西域特色的飞天相比,已完成了中原化蜕变,构筑了极具东方美学意境的空灵世界。
粮食大省安徽的夏播粮食面积已接近5000万亩,进度比去年快10个百分点。在霍邱县采访时,记者看到,当地农机合作社已经成为种植户们的“田保姆”,他们依托智能化平台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全程社会化服务,节本增效。
山东省政协委员郭翠芬建议,激活空间活力,丰富活动设计场景打造。创新丰富代际融合活动内容,引入AI、VR体验等科技和时尚元素,提升活动的吸引力;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元素,将传统建筑符号、民俗故事等融入空间打造、场景设计,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发挥社区“主阵地”作用,增强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引导其参与到社区融合活动场景的设计打造、维护管理等,增强融合活动的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