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4 18:09:11 | 浏览次数:6842
2023年11月28日,涪陵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涪陵区检察院诉区林业局行政公益诉讼案。庭审后,区林业局督促重庆市涪陵区某有限公司对案涉林地进行了修复,并取得验收报告。2023年12月29日,涪陵区法院裁定终结诉讼。
在促进交流互鉴,为文化出海拓展新平台方面,今年国际动漫游戏商业大会吸引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会,举办中俄动画交流日等16场国际化活动,组建文化艺术职教出海联盟,累计完成一对一洽谈2289场,达成意向签约项目449个,涉及意向成交额11.02亿元。动漫节还在俄罗斯莫斯科、意大利佛罗伦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法国昂西等海外城市设置打卡点,吸引不少外国友人前去参观打卡。(完)
自2005年起,龙门石窟研究院便开启了“数字档案”建设,运用激光扫描、高清摄影等技术采集文物信息。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义芳在发布会上介绍,广西法院2024年共审结环境资源刑事案件2380件,始终保持对污染环境犯罪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污染物违法犯罪行为。
2024年8月底,潘集区检察院依托“府检联动”机制,协同生态环境部门对泥河湿地水体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专业检测,显示水体主要污染物指标已大幅下降,泥河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同年11月,泥河湿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通过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核查验收,并予以销号公示。鉴于检察机关诉讼请求已全部实现,公益得到有效维护,潘集区法院分别于2025年1月3日、1月7日对两案裁定终结诉讼。
柳州、来宾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签署《都柳江—融江—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百色、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广东、云南、贵州三省六家中级人民法院签署《珠江流域(西江)生态环境保护曲靖倡议》,全面加强珠江流域跨区域司法协作,共筑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屏障。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