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6 14:16:19 | 浏览次数:3187
公告称,随着“博物馆热”升级,前来沈阳故宫博物院参观的观众较多。沈阳故宫博物院关注到,许多代购机构囤积了大量身份证信息,利用技术大肆抢票,用挤压票源的方式造成稀缺,进一步造成了观众购票难。此类现象已严重影响公众合法权益和良好参观秩序。
西磑小曲是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始于元末、盛于明清,是当地村民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创作流传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目前流传下来的曲目《锄田》《打酸枣》《收草帽》等,表达了村民在生产劳动中的真实感情。
德国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刘代佺说,7年来,柏林赛区选送的选手在总决赛中屡获佳绩。大赛不仅吸引了华侨华人参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这不仅让比赛增添了更多国际化色彩,也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交流。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这是香港签订的第52份全面性协定。他深信这份全面性协定可进一步促进香港与马尔代夫的经贸联系。
以前听过他说书专辑的观众赶来,给他点点红心加上关注,涨粉变快了,高小青就开始每天直播说书,几年下来,他的账号收获了近150万粉丝。
新华社深圳5月26日电(记者梁希之)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共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次达220多万……为期5天的文博会于26日落下帷幕。
来自文博会组委会的消息显示,本届文博会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主展区“文创中国”展区阵容全面升级,从上届1300余平方米扩大到3000平方米,吸引100余家机构、企业和知名IP携重量级文创产品参展,数十座文化殿堂的镇馆之宝、文创IP齐聚深圳。
本届文博会国际化“朋友圈”不断扩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全球合作机构、参展产品品类均创历史之最。65个参展国家和地区中,超50个来自“一带一路”沿线,波兰、奥地利、罗马尼亚、俄罗斯、巴西、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尼泊尔、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及、加纳、乌干达等国家纷纷携特色文化精品亮相。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吸引了6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常青顶流”企业和“破圈新秀”企业参展,通过AI全应用场景呈现、AI科技演出、AI共创互动等创新方式,打造沉浸体验、双向对话的全新文化体验,集中展示AI技术如何重塑文化产业的形态与边界,AI成为本届文博会的创新亮点和最大看点。来自全国的AI机器人矩阵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从AI弹奏钢琴,到人机棋艺对决,再到机器人挥毫泼墨、数字算法刺绣,“科技+文化”作为文化产业新的发展趋势,在这届文博会上得到充分体现。
本届文博会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和体验项目,激发了文化消费的新活力。展会精心设置多个特色专题展区,全面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游戏电竞、潮玩文化等多元领域,全方位推动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消费潜力充分释放。首次打造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演艺出海推介舞台,展期五天共组织了10余个舞台艺术类型、50余个精品演艺项目进行现场展演、推介,助力中国演艺精品“走出去”。
“短剧出海重构了全球娱乐产业格局,更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运用AI技术,可以为剧本创作、翻译配音、营销投放赋能,助力中国文化出海。”专注短剧承制和发行的广州光盒动力文化传播公司首席营销官梁剑说:“我们要抓住机遇,让短剧更好地链接文化内容,让世界看见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