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9 22:01:06 | 浏览次数:7593
当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适逢端午假期,北京宋庆龄故居迎来不少参观者。几名身披醒目绶带的“小先生”穿梭其中,以稚嫩童音“老练”地为游客讲解这座昔日王府花园的历史,以及曾在此居住生活的“国之瑰宝”宋庆龄的故事。
5月29日,在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主题对话现场,道明竹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隆梅拿出一片薄如蝉翼的竹篾,“大家看到了吗?这是我们团队在竹编工艺的技术突破,成功将竹篾剖至28层。”这意味着竹篾可以编织出更加细腻、精致的图案和造型,极大地拓展了竹编艺术的表现空间。
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走入网球馆和网球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在郑钦文夺冠后更加明显,其中尤以青少年人群为多。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曾文莉认为,在职业选手商业价值充分释放后,其成功效应才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从事网球运动,而这是中国网球经济发展的根基。
2011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启动“时代小先生”计划,面向少年儿童开展公益培训、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活动。“每逢节假日,小先生为观众志愿讲解,已成为故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北京宋庆龄故居社教部馆员袁琳琳介绍,近年来,“时代小先生”优秀代表每年到北京宋庆龄故居欢庆“六一”并接受表彰。未来,故居将与社会各界紧密合作,搭建平台,助力少年儿童成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
“在小镇能看见内心,获得真正的平静。”“00后”南京姑娘冯飞是四川传媒学院表演系毕业生,在《贝克特在赖家老屋》中挑战三个角色,谈及“会漂”以来的最大感触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