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7 06:14:42 | 浏览次数:5929
西安5月18日电 (记者 张一辰)18日,随着架桥机将一孔长32.6米、重724.88吨的箱梁平稳落在龙凤坡大桥6号墩上,标志着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西十高铁箱梁架设任务全部完成,项目正式进入桥面施工阶段。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截至2024年底,浙江累计备案对外投资企业超1.4万家,对外投资备案额1448.8亿美元,覆盖153个国家和地区;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1.9万家,累计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20家;一批民营跨国企业脱颖而出,涌现出6家世界500强企业。
怀着对殖民者的满腔愤恨和对祖国的无限憧憬,14岁的李林由养母陈茶陪同从印尼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居住在今漳州龙海石码,并在石码念私塾。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吕少威)5月18日,国家自然博物馆举行“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博物启智,技术护航”国际博物馆日活动。聚焦博物馆的技术革新,通过沉浸式科技体验、互动导览与科普实践,探索自然科学文化传承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未来范式”,为公众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自然科学盛宴。
热植产业从“一时火”到“一直火”,关键靠科技。廖万甜感受深刻,如今从事热带植物培育的人越来越多,要想在市场上突围,就必须培育出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产品,“我们在积极引进新品种的同时,不断创新育种方式,优中选优,把优良性状固定下来。”如今,廖万甜种出了一片拥有400多种热带植物的“热带雨林”。去年,基地销售额超300万元,总产值超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