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9 05:25:16 | 浏览次数:3368
西安10月16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获悉,中国时频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第十九届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当日在新疆库尔勒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山水梨城”,共话时频科技前沿,共绘国家时频体系发展蓝图。
为保障中外旅客、全球客商高效顺畅通关,白云边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站提前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动态监测客流变化、灵活调整候检区域,实现快速响应和精准“削峰”。
其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赋能聚变能国际化开放共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作为ITER计划的七方成员之一,中国始终恪守国际承诺,今年如期交付多个大型装备部件,提前完成两项核心设备安装任务,助力ITER计划推进实施。
从“玄龙-50U”“洪荒70”等中小型聚变实验装置,到“中国环流三号”“东方超环”等大科学工程装置,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冯勇进指出,当前,中国已经实现聚变能研发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在部分技术领域实现“领跑”,具备加速实现聚变能商用的基础和能力。
据李江介绍,黑龙江省以电力装备、重型成套装备、航空装备、重型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和大型大马力农机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为代表,构建形成“5+2”优势和特色装备产业体系,持续巩固国家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地位。2024年,全省高端装备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00亿元,2021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10%。
在生态环境领域,海南创新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双向衔接体系,通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衔接、各有侧重、共享共用、协同发力”。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所长钟武律表示,当前,中国聚变能开发已从原理探索、规模实验阶段,进入燃烧实验阶段,未来还要经过实验堆、示范堆阶段,才能进入商业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