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2 01:36:51 | 浏览次数:7035
近年来,去殖民化浪潮深入国际文博领域。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告诉记者,应对博物馆藏品去殖民化问题,是国际博物馆协会战略规划的目标之一。2021年,法国向贝宁共和国归还26件文物。2022年,德国把20件贝宁王国时期铜制文物交还给尼日利亚。2023年,荷兰正式向印度尼西亚归还数以百计荷兰殖民统治印尼时期流失的文物。这些举措都是基于对殖民主义历史的重新评估,对博物馆产生了影响。2023年,国际博协专门成立了去殖民化工作组。
新业态已渐成外贸增长重要引擎。去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面对外部形势变化,中国正加快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创新发展。
“我们不仅展示出土文物,更注重还原文物发现的全过程。”玉架山考古博物馆馆长吕芹介绍,馆内展陈以“考古学视角”为主线,系统呈现从考古发掘、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工作链条。
在江旭东看来,科技手段的运用,拓展文物研究的深度、延伸“解码”文物的新视角。他介绍说,如先秦时期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铸造最精美的冰酒器鉴缶,研究发现其底部三个弯钩与方缶榫眼自动扣合,确保缶体稳定,兼具保温与防浮功能,体现了先秦工匠对物理原理的深刻理解;再如炉盘,有多次修补痕迹,展现古代工匠铆式后铸等青铜器修复技艺。此外,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熏,分进气口和排气口,巧妙的结构设计,体现古人对空气动力学原理的认识与运用。
在2025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5·19中国旅游日”倒计时活动中,贵州以“乐游多彩贵州踏歌爽爽贵阳”为主题,组建由26个方阵、近3600人组成的巡游方阵。巡游人员来自贵州各市州代表、各民族文化艺术团体、文体院校、重点企业,还有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代表等,为民众、游客带来一场多样的民族风情、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浸式的文旅体验。
家住绵竹市麓棠镇麓棠村的朱丛义,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脊髓损伤双下肢瘫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一度陷入绝望。在了解到朱丛义的情况后,小组成员不仅上门家访给予专业医疗建议,还轮番为他疏导心理。
容中尔甲还强调,尽管语言为藏语,但“音乐是世界共通的语言”。他希望通过这种融合,既让藏族听众产生文化认同,也以音乐性吸引国际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