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2 09:27:50 | 浏览次数:6247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上头电子烟”“潮饮”“笑气”等新型毒品或成瘾性物质,凭借其高隐蔽性和迷惑性,悄然向青少年蔓延。青少年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弱,极易在诱惑下误入歧途,甚至从“浅尝一口”走上“以贩养吸”的违法犯罪道路。
南宁6月24日电(黄令妍)6月24日,第22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峰会”)联络官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通报第22届峰会的活动建议并征求东盟各国有关代表意见。东盟国家驻华使领馆、东盟国家工商会以及中国—东盟中心代表参会。
截至2025年6月23日,教育部已公示4批新设本科高校名单。其中,包括36所新设置的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和3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本科扩容”名副其实地成为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天津6月24日电 (记者 周亚强 王君妍)世界经济论坛24日在天津发布《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生成式水印等一批突破性技术入选,有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显著改善人类生活,助力应对全球性挑战。
世界经济论坛官网17日刊文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在这一市场上,墨菲和其他分析师认为,美国车企当下很难抵挡中国自主品牌的实力。墨菲说,消费者现在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忠诚度”很强,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超过100%的关税后,这种“忠诚度”可能会变得更加强烈。
着力解决创新能力不够强的问题。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力提升了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但仍存在高质量科技供给不足,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等问题。科技创新是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支撑。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做强国内大循环提供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