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30 12:21:17 | 浏览次数:4286
本报讯(记者杨召奎)多半袋面并非重量多了半袋,“多半”是商标;德子土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土鸡,“德子土”是商标;一品牛肉干主要成分是猪肉,“一品牛”是商标……《工人日报》记者日前采访发现,一些企业为了吸引眼球,在商标上玩起了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引发公众质疑。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赛事马是牧民参加草原比赛的好“安达”(安达,蒙语,意为朋友),在耐力赛、骑马拾哈达、走马、骑射、套马等传统马竞技项目中,牧民与马配合默契,展现亮眼风姿。在发展这一类产业类型时,要求活动规则的标准化,活动设置须有观赏性、群众性、文化性、融合性。
一般来看,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动力。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加强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生产过程更加集约高效,并减少对资源要素投入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能够推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与创新配置,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制度创新与结构性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强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等,能够完善市场机制、促进要素流动、推动技术扩散、消除市场扭曲;同时,推动企业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更好适应市场变化。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是经济全球化与开放效应。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能够通过国际经贸网络促进贸易流动、资本跨境配置、技术扩散外溢等。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也能够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设备,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四是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是知识创造与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加大教育投入与技能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劳动者的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增强劳动者与岗位需求的适配性等,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从长远看,这对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雅加达6月8日电 (记者 李志全)2025年印度尼西亚羽毛球公开赛8日落幕。中国队最终以一金一银收官,仅在女双项目实现登顶,整体战绩较上赛季有所回落。
疍家文化正通过文旅融合模式焕发新姿。“不仅要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还要打造对外展示疍家文化的窗口。”郭玉东说,疍家人的故事正在被更多人知晓。(完)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