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3 23:16:05 | 浏览次数:9089
珠海5月7日电 (记者 邓媛雯)“潮涌端午 遇见珠海”——2025两岸青年“非遗+科技”文化交流活动启动仪式7日在珠海太空中心举行。近100名海峡两岸青年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为期5天的非遗与科技交融的精彩之旅。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月26日发表2025/2026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案时宣布,为减轻楼价较低住宅及非住宅物业购买者的负担,即日起将征收100元印花税的物业价值上限由300万元提高至400万元,预计可惠及约15%的物业成交个案,特区政府收入每年将减少约4亿元。
“这几样东西不仅能展现定州当地的文化特色,还很时尚。”张莉称,“我想带回去,通过这些文创产品和家人朋友分享我的这趟旅行。”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新加坡游客同比增长10倍,马来西亚游客同比增长9倍,法国、西班牙、泰国游客均同比增长约4倍。 端午小长假期间,平台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5%。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游客最多。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共享人工智能大模型科技红利,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更加积极有为。更广泛参与国际人工智能治理,大力推动构建涵盖数据主权、算法可解释性、安全标准等维度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治理框架,增强技术规则国际话语权,推动构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一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体系。促进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创新成果向全球治理贡献转化,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关键核心技术为抓手开拓国际科技合作新局面,在尊重主权、平等互信基础上为全球南方国家建立安全可控的本土大模型提供中国方案,让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真正助力全球发展事业,赋能人类美好生活。积极布局认知科学、社会科学等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探索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智能进化路径,为全球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哲学与方法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