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2 07:56:43 | 浏览次数:9677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龟兹乐舞的传奇影响是龟兹文化最富生命力的遗产之一。龟兹壁画中描绘了20多种乐器,包括箜篌、琵琶、阮、鼓、铃、钹、笛、箫等,舞蹈则以飞天姿态呈现,尤为重视体态的丰韵和线条的曼妙。这些图像资料证实龟兹曾是古代西域的音乐舞蹈中心。龟兹乐舞的影响在隋唐时期达到巅峰。隋炀帝定“九部乐”、唐太宗定“十部乐”中,龟兹乐都占有重要地位。学者认为,唐代盛行的胡旋舞、胡腾舞等均源自龟兹,龟兹乐舞的元素已融入中华传统音乐舞蹈的血脉,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其中许凯推介了雄浑激荡的潮汕英歌,述说岭南文化魅力;白鹿通过绣品《平安喜乐》展现苏绣的细腻工艺;吴谨言介绍蜀绣千年针法的精妙,呈现川蜀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王星越推介了湖南岳阳花鼓戏,聂远展示了贵州枫香印染,杨蓉介绍了云南围棋子的制作技艺。30余位艺人的参与,覆盖了广泛的地域和丰富的非遗,更获得了地方文旅的广泛支持,以“一人带一地,一地亮一艺”的辐射效应,助力属地非遗跨区域传播,走进大众视野。
龟兹与敦煌的石窟艺术作为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在建筑形制、壁画风格与雕塑技法上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又各具鲜明特色。这两大艺术体系,清晰展现了佛教艺术从西域传入中原过程中逐渐本土化的轨迹及不同文明元素在这些遗存中的和谐共存、璀璨生辉。
2020年,为了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并多次赴地方考察调研。沉甸甸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下、一次次深入调研中,找到破题的关键,凝聚奋进的共识。
在湖南十八洞村,他向村民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在广西桂林毛竹山村,他和老乡唠家常:“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在发表新年贺词时,他的话语温暖有力:“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