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3 13:23:44 | 浏览次数:3124
如今的建西镇,每逢周末节假日游人如织。从林业重镇到文旅经济新发展,曾经的林业遗迹焕发新生,既承载着游子的乡愁,也承载着小镇迈向未来的希望。(完)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种种文化热潮,正不断为这一重要论断,添上有力的时代注脚。
“近年来科普类童书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我们出版的多本科普童书,表现均超预期。”以《DK博物大百科》为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青少一分社编辑林然告诉记者,该书自2018年上市以来,迄今销量已超过200万册。
社会是大课堂,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土壤。社会教育是育人全链条的重要一环,全社会都有责任参与到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文化有养心志、育情操、涵养精神气质的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有效开发配置好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让“国风”、“国潮”浸润广大少年儿童,使他们从小懂得“何以中国”,让中华文脉融入精神血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精神文化产品的健康与否关系着孩子们的“精神空间”和“心理空间”,对孩子们的成长影响深远。要提供更多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新媒介传播形式、有引领力和吸引力的书刊、音乐、影视、文化活动等,更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少年儿童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需要帮助和引导他们更好辨识网络上的各种圈层、潮流现象,抵御不良信息和非法侵害,培育数字素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要协同发力,既防止和打击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网络言行,又加大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数字产品供给,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撑起健康守护伞,持续完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强心理咨询、教育、治疗等服务,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少年儿童走进博物馆。今年,端午假期与“六一”国际儿童节“撞个满怀”,多家博物馆不断丰富展览内容,并推出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帮助孩子深入理解和感悟博大厚重的历史。
提醒大家千万别一次猛炫半个大西瓜(超过两斤),即便它含糖量不高,也架不住吃得多啊!这样吃很容易引起餐后血糖剧烈波动。大家想一次吃完就买小西瓜,或者和家人朋友分着吃。
上海6月2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日获悉,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上海,AI在多个疾病诊疗领域不仅成为临床医生的得力助手,还将成为学校、社区、家庭开展健康科普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