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5 02:50:01 | 浏览次数:3032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中非经贸合作蓝皮书:中非经贸合作发展报告(2025)》指出,中非贸易模式渐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型,将在工业、电信、数字经济、新基建、绿色能源、金融产业等领域迎来更多合作机遇。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近年来,株洲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重点打造的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是中国第一条以对非为特色的国际物流通道,以株洲为主集结中心,往返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已累计发运超20万标箱、2440列,本地产品畅销180余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已有9所高校参与“毕设助农”行动,为当地白枇杷、强蛟风鳗等农产品设计包装方案并投入使用,带动白枇杷销售额增长超10万元,强蛟风鳗的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当我们得知有一批达沃斯论坛会议物资准备以ATA方式进境后,天津新港海关立刻安排专人提前审核单证册相关材料,实时跟进货物通关状态,在全链条服务模式下,我们从递单到通关放行仅用了10分钟。”负责该批设备进口的北京顺通世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晨亮表示。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在致辞中表示,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运营建设并重、以运营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深化城轨行业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希望凝聚全国城轨交通行业资源和智慧,深化绿色转型,共同推进城轨交通循环经济新生态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