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1 22:34:23 | 浏览次数:2185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党的文献形式确立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理论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将“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确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标识性概念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国际关系领域的重大成果,在全球治理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性意义,为破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根本性和紧迫性问题提供了全新路径。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历史是生活的导师(Historia magistra vitae)。”希亚里奇对记者说起这句拉丁谚语,“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精髓,是我们作为人的本质,我们应该从历史文化中学习并塑造更美好的未来。”
两年来,位于陕西的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与中亚国家开展19项联合考古工作,正式确立中、吉、塔、乌费尔干纳盆地四国联合考古工作机制。
2020年,一位贵州女孩循着伯祖父留下的家书地址,叩开了台北一户刘姓人家的大门。她询问:“家中有没有人姓刘?”“是不是贵州遵义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期望通过设立纪念碑,让更多香港青年深入了解到,在香港这片土地上有许多先烈曾在抗战时期为国捐躯,为抗战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记者关注到,为充分发挥“交流、培训、示范”主体功能,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先后设立了20个境内外实训基地,为农业技术培训现场教学提供支撑和技术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