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8 08:47:31 | 浏览次数:7796
李艳还告诉记者,余杭区自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便开启实施了“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成立工作指挥部,规化出台了“十大工程”项目,数字文创、文化旅游、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新兴产业正在良渚文化大走廊上蓬勃兴起,“五千年中国看良渚”金名片越擦越亮。
“三江源对全球的生态和气候有重大的影响,这次我们围绕这样一个中心,目的明确,方向明确,会形成很多重要的理论来共建三江源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青海民族大学“首席科学家”“双聘院士”“终身教授”吴天一院士表示。(完)
青海将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视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甘肃认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注脚;西安和乌鲁木齐都表示,咸阳机场、天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能助力西安、乌鲁木齐打造“一带一路”核心枢纽。
现场,来自低空经济、机器人、智能交通、生物医疗、量子科技等多领域“四川造”产品亮相。不少在川科技型企业展现出强劲“出海”之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其布局“出海”的重要区域。
5月26日至30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浙江行活动成功举办,全国各地资深记者编辑近40人参加。记者随采访团赴杭州、金华两市多个县(市、区)实地调研采访,大家一起乘汽车、坐轮船、走山路,下社区、进工厂、入村庄,用脚丈量、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笔记录浙江大地的美丽图景,近距离感受浙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担当勇为,从人间天堂杭州“六小龙”的爆火出圈到“浙江之心”金华的“繁花绽放”,从大下姜村联建联兴联享的共富图景到“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的“买全球卖全球”,从良渚古城遗址的“数字未来”到走红海外的中国婺剧,从金华飘萍教育基地的红色新闻文化到义乌市融媒体中心的系统性变革……“浙”里经济的创新活力、“浙”里文脉的传承发展、“浙”里乡村的美丽蝶变,令人目不暇接、印象深刻,一幅用生动实践书写的美丽画卷铺展在浙江大地上。
5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在发布会上指出,这轮城市更新将围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大目标推进,强调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适度超前也有面向未来的考量。李瀚明表示,最近几年,国内长途旅行取代了一部分出国游的需求。西北是国内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新疆、青甘大环线等热度居高不下。西北遥远,高铁也不发达,更依赖民航运输。此外,西安和乌鲁木齐还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