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19:55:13 | 浏览次数:8122
剧中,领队颜老师,继承前辈事业,带领博医团远赴老少边穷地区;梁向明在奉献中成长,接过接力棒继续前行……在“行走”的路上,博医团队员们与“指点江山医疗队”小分队成员进行时空对话。
华服文化展区,“陆上丝绸之路敦煌文化”的壁画元素与“海上丝绸之路宋元古城”的海洋纹样交相辉映:“沙海”与“大海”的交响,古船穿越“千里江山”从泉州海边来到敦煌荒漠戈壁;现场展示的宋代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呈现,穿越时空与地理空间,交织在敦煌,重现“丝绸之路”服饰交流的历史印记;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吴春光副教授团队带来的“敦煌系列”、“海丝系列”新中式华服,将闽绣结合泉州古城文化,用非遗工艺与新材料科技融合,演绎新中式华服的创新表达,激发当代华服创新。
今年的端午档和六一儿童节不期而遇,十余部影片在这个双档期中定档上映,其中动画类型成为刚需,除了基于经典IP的《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时间之子》以及《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3:俄罗斯奇遇记》《潜艇总动员:冒险岛》等国产动画也选择在这一档期上映。
老挝丰沙里省寮中华文学校华文教师何香宇的教学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她主要通过折纸船、赛龙舟图片等直观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她在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说,学校附近小山坡上长满了类似粽叶的叶子,被本地老师采摘回来包粽子。“以节日为纽带,让学生在玩中学,也能增进当地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完)
村东头的徐冰把自家院子改造成民宿,白墙上挂满古琴制作老照片,每间客房都摆着袖珍古琴模型。这名90后大学生返乡后,白天带游客体验古法斫琴,晚上架起手机直播教学。他设计的“七天入门古琴”课程吸引了上海白领组团来学,最忙时得请邻居帮忙打扫客房。“以前觉得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现在咱村比城里还有文化味儿,回来的都不想走了。”他擦拭着爷爷留下的老刨子,眼里闪着光。
据了解,“香港非遗月”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及其下属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主办。活动为期一个月,其间主办方将在香港各区举办逾80场非遗代表性项目表演、60个体验摊位等。(完)
晚会现场孩子们将跨越时空,“遇见”诞生在抗战烽火下的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地球卫士奖”获得者卢琦,新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代表等榜样人物互动,感悟他们的担当与奉献,汲取前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