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4 03:00:04 | 浏览次数:4425
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60项氢能专项政策落地,22个省级行政区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布局氢能,这一“未来能源”正从试点走向主流,成为中国能源转型与结构优化的重要突破口。
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馆长约翰内斯·福格尔(Johannes Vogel)以《从锦上添花到不可或缺》为题,阐释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发展变化的世界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及发挥哪些作用。芬兰自然博物馆馆长保拉·坎卡安佩(Paula Kankaanpää)带来《馆藏的重要性——芬兰自然博物馆如何推动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主题演讲,探讨馆藏资源如何助力生物多样性研究。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分享如何依托“世界地质遗产地”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以“遗址原境叙事+数字技术赋能”,构建沉浸式科普生态。
“中原青铜器皆以完整器型埋葬,如此重器为何独缺一耳?这恰恰是文学想象的空间。”余耕近期就新作接受专访,这位以作品《如果没有明天》和其影视改编作品《我是余欢水》为大众所知的作家多年来涉足颇多题材。他坦言,鼎耳之谜正是自己此次《问鼎1939》的叙事锁钥。
发布会现场,导演陈可辛携新作《酱园弄·悬案》成为全场焦点。这部聚焦1945年上海真实案件的悬疑片,由章子怡担纲主演,讲述了詹周氏杀夫案背后的复杂人性与时代困局。谈及创作过程,陈可辛透露,团队耗时数月在上海虹口区寻得与百年前高度吻合的老弄堂实景,通过重建历史原貌、增设盘桓电线增强压迫感,成功打造出“一步之隔横跨2025与1945年”的魔幻场景。
从为偏远地区考生提供的点对点接送,到网约车、出租车组成的“爱心送考车队”,再到轨道交通加密频次,重点路段部署动态疏导等,各地均倾尽全力,以求确保高考的“一路畅通”。
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党委书记陆日宇研究员致辞说,该所是中国科学院系统内唯一专注于大气科学研究的机构,雷电作为大气系统中剧烈的能量释放方式之一,是大气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雷电气象学作为连接电学现象与天气气候过程的交叉学科,已成为理解强对流天气形成机理、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的重要研究方向。当前,雷电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卫星雷电资料的广泛应用,为强对流天气预警预报以及气候响应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段。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