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7 11:05:14 | 浏览次数:5185
浙江计划到2027年,人工智能、大模型与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在水利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涌现一批具有浙江水利特色的科技创新标志性成果;到2030年,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有力保障省域水利现代化先行。
在当天举行的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2025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开幕式上,弗里德里希说,不在中国投资就意味着失去了通向亚洲区域巨大市场的良好机遇。
“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继群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制造业带来全新可能,该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流程高度自动化,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交付周期,让“老树发新枝”。
北京5月27日电(记者 袁秀月)近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主要亮点有哪些?生态环境部门如何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5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相关热点话题。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据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负责人宗成灵介绍,此次展示活动包含启动仪式、年画艺术精品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卖、非遗创新研讨会、非遗主题演出、互动体验、西青非遗坊七大板块,同时,整合天津非遗资源,开展“走进非遗品味天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专题活动,让游客在参加讲座、观看展览、品味美食、欣赏演出、徜徉市集中,多角度感知非遗代表性项目,领略非遗风采,感受非遗魅力。此外,还将推出“非遗传承夜”特别节目,从非遗角度阐释天津运河文化。
济南5月26日电 (记者 韩星童)由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主办、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山东企业分会承办的“I SEE·I KNOW香港青年认知祖国活动-山东线”26日在山东济南开幕,这是该活动首次走进山东。30位香港青年将参访济南、济宁、临沂和青岛四市,了解山东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