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3 22:58:44 | 浏览次数:7654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不久之后,产自玉溪的花卉将在昆明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亮相,向南亚、东南亚参展商展示云南“鲜花经济”的独特魅力,拓展更多海外商机。(完)
民生的堵点卡点和痛点,要靠务实的举措来攻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份《意见》中,除了像同城同权这种大众普遍面临的堵点卡点,特定人群正在遭遇的痛点也同样被关注到。前不久,一名75岁老人在南京逛游乐园时被拒,理由是该园区要求60岁及以上游客,需要至少1名监护人购票陪同入园。这则新闻引起大众对当下老年人处境的讨论,而他们当前在参与经济社会活动中,遇到的障碍还不止这些。
体育消费注入美食动能,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赛事期间,老字号推出联名餐品,借力8.8北京体育消费节拓展“观赛+用餐”新场景;夜间经济点燃都市活力,西单、王府井等商圈集结多元餐饮推出系列折扣,深夜食堂街区同步营造燃情氛围。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是包括佛教在内我国各宗教的优良传统,更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在要求。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此后,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此作出进一步阐述,明确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政策原则、工作举措、实践要求等,尤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再次明确提出要“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为新时代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以来,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与中国固有文化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彼此增上,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也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背景下,中国佛教更加需要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同频,努力建设清净庄严、团结和合、开放包容、充满活力、具有更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中国佛教,增进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五个认同”,更好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介绍,本次活动,澳门文化局招募了50个澳门文创品牌,同时带来了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有澳门艺术文化界人士参与“艺文TALK”,让参加者可以了解澳门特色文创产品以及艺文业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