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3 18:29:44 | 浏览次数:2912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约提克尔·尼加提摄影报道)6月13日,在且末县防风治沙基地,一株株红柳、梭梭、沙拐枣傲立于大漠之上,犹如一条绿色长廊阻挡了沙漠的脚步。该基地自1998年成立以来,坚持生态治沙,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实施防沙工程,建成面积约12.9万亩的生态绿色长廊,有效阻止了沙漠由东向西移动侵蚀绿洲,区域小气候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大幅减少,年平均降水量有所增加。
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应妮)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中国共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997人。
随着白鹤滩、锦屏梯级等巨型水电站及大型风光电集群陆续接入,域内500千伏及以上线路已达46回,密集如蛛网的输电网络,对四川乃至华东、华中地区的电力安全起着关键作用。“原有电网架构如同交错缠绕的血管,亟需精准‘手术’疏经通络。”国网四川电力建设部负责人李漾汛比喻道。2022年11月,启动改造工程,通过新建1座500千伏开关站、680公里500千伏线路,完成15回在运线路改接、8座变电站改扩建及超1000公里光缆通信系统改造,最终将复杂电网重构为南北两组独立输电通道,实现锦屏至苏南、雅中至江西等四条特高压直流及其近区500千伏电网的“两两分组”接入。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而高海拔“留人”是另一个难题。记者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不到两小时就乌云密布,气温下降还伴随着小冰雹。“多变的高寒天气加之缺氧,很多人来到这里工作,中途受不了就离开了。”中国电建西北院现场安全员王辉说。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文物局和长沙市人民政府承办,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和长沙博物馆策划实施,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内的51家文博机构鼎力相助,汇集200余件(套)珍贵文物,是长沙博物馆新馆迁建以来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览。
从上海的先行先试,到全国层面的精准复制推广,再到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制度型开放探索,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智慧,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