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15:45:39 | 浏览次数:6860
“这套覆盖20余个应用场景的智能化公共数据服务平台,让‘水下森林’清晰可见。”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陈云飞介绍,该平台集物联感知中心、智能算力中心、事件运行中心、时空地理信息中心等五大能力中心于一体,如同神经网络,将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监测、应急管理等功能编织成网。
据介绍,根据气象监测情况,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在70天以上;平均气温23.2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8度。
有记者问,据报道,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近期首次举办民间版“总长级”台海危机兵棋推演,台军前“参谋总长”、美军前参联会主席、日本自卫队前统合幕僚长等参加。美台还在台北举办所谓“国防产业论坛”,鼓吹加强武器装备合作。发言人有何评论?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文创热、“国潮风”等持续升温。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率达91.46%;2024年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具体而言,两地将开展石窟寺资源调查和评估,加强石窟寺本体保护、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实现文化遗产永续传承;搭建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实现数据资源互通共享,深入挖掘川渝石窟寺文化价值和内涵。强化人才资源的交流学习,共同培育石窟寺保护管理、技术攻关、展示利用、文旅融合等领域人才;打造川渝石窟寺文物主题游径,共同举办主题展览、品牌活动和文旅节会,持续提升川渝石窟寺知名度和影响力;共同开展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活动,增强民众文物保护意识,让文物保护从“专业守护”走向“社会共护”。(完)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护赣江水质,“两滩七湾”泳场建设和运营均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相关管理部门将安排专职保洁员对沙滩垃圾进行统一收运并分类处理,做到日产日清;沙滩岸线不新建固定厕所和商铺,而是合理配置移动厕所、临时帐篷、集装箱服务设施等可移动设施;属地卫健和生态环境部门还将在泳场开放后负责进行水质监测,确保赣江水质安全处于可控状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