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12:41:34 | 浏览次数:3152
久久为功,化风成俗。如今,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节约理念在越来越多领域得到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融入日常,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杭州6月1日电(林波)“打开后备箱看到西湖日出的那一刻,太治愈了。”端午节假期期间,来自广东深圳的“00后”游客吕安杰自驾来到浙江杭州西湖茅家埠景区“夜泊”,“我是看网上攻略找到这个西湖边上的停车场,来的时候正好还剩最后一个车位”。
展区特设“文明互鉴拍照墙、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体验区”,吸引大量外国嘉宾代表现场试穿华服、体验唐宋不同风格妆造、佩戴非遗云肩合影,体验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项目锤丸、投壶,加拿大汉学家孟娜赞叹:“一针一线皆是文明密码!”,诠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
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吴侃 门睿)又是一年端午时,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划龙舟在海外也广受欢迎。近日,西班牙巴达洛纳、英国曼彻斯特、南非开普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纷纷上演龙舟竞渡的激烈场面。鼓声阵阵、口号齐呼、桨影翻飞,无不展现着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与四海同舟的热血友谊。
会昌戏剧季003开幕大典上,会剧团的3名青年演员冯飞、赵越、刘雨欣,用诗歌表达对这座小镇的情感:“大幕就要拉开,舞台融汇了万千世界的喜怒哀乐,悲喜交集……站上舞台的四面八方,承接历史的花开花谢,随着这里的清风,踩着心灵的节奏,我们思想,我们记录,我们凝望,我们歌唱……”
在浙江宁波博物馆,一件名为“羽人竞渡纹铜钺”的战国时期青铜器,引人注目。器具呈金黄色,高9.8厘米,刃宽12.1厘米,约手掌心大小,一面光洁没有纹饰,另一面铸有边框,框内上方图案是龙纹,下面是羽人竞渡纹。这件铜钺不仅证明了2000多年前越地先民就已掌握划船的技能,也可能是早期记录世界划桨水上运动的重要器物。
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走入网球馆和网球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在郑钦文夺冠后更加明显,其中尤以青少年人群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