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3 20:22:22 | 浏览次数:5245
据预测,未来一周麦收地区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麦收省份精准调度机具,紧抓雨前抢晴收获、雨后抢墒播种,努力确保收在适收期、种在丰产期,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强调“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为加强新时代网络文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用新技术、新手段讲好网络空间里的文明互鉴故事,用优质网络内容吸引全球网民关注,有着重要意义。
曾有网友开玩笑说,由秦明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是“吓饭剧”,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更希望在“吓饭”的同时能让观众把法医学知识深入人心,就像打疫苗一样增强大家的谣言免疫力,这也是自己写作的初衷之一。(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谈到,在信息化时代,媒体在促进民心相通、大道同行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则短视频、一条深度报道、一次在线对话,都能够促进不同文明的相互理解、催生跨国界的友谊合作。在面对更多挑战和不确定的当下,网络文明建设需要全球各地媒介共同携手,一起努力,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创造出新的共同议题。
合肥6月11日电 (记者 张强)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分论坛11日在安徽合肥举行,发布了《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互联网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估报告(2025)》,举办了“E起护‘新’健康行——新就业人群数字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