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2 02:57:28 | 浏览次数:5595
基本公共服务是事关人民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性服务,保障全体人民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十四五”期间,国家制定实施了公共服务规划,出台并动态更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推动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取得明显进展。今后十年是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攻坚期、关键期。如何发力才能最终达成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目标呢?
2026年是“中非人文交流年”,双方将如何推动两大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非人民心相通、情相融?中非11日共同发布的《2026年“中非人文交流年”概念文件》明晰了路径:双方将着眼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领域交流,汇聚青年、妇女、媒体、智库等各方面力量,“力求实现多领域覆盖、多群体参与、多层级联动”。
健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组织全警登门入户,开展走访排查,化解家庭、婚恋、邻里、债务、医患、草山地界等各类纠纷;全省人民调解组织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近三年累计调解矛盾纠纷7.3万余件,涉及金额22.6亿余元(人民币,下同),有效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为方便百姓家门口就医,2009年启动的新医改提出“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目标。经过15年的努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数量从2009年的88.2万个,增加到2024年的104万个。然而,与基层医疗机构增长速度不相匹配的是,县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量在总诊疗人次中的占比却从2009年的61.8%下降到2024年的51.7%。
河荫西路(规划南湖渠西路)全长881米,是区域交通优化和保障房配套的重要通道。此前,南段175米、北段441米已建成,但因拆迁及遗留公园用地等问题,中段265米长期未能打通。这不仅使周边居民日常通勤被迫绕行,平均每天多花6到10分钟,也严重制约了区域交通效率,居民打通道路的呼声强烈。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大对非洲各类经贸园区的建设和投资,推动中非产业链合作,为当地税收、就业、出口创汇作出重要贡献。在纺织服装领域,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尼日利亚、加纳等国对华贸易额增长强劲,中非纺织服装贸易将迎来从“产品输出”向“产能共建”的战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