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23:32:08 | 浏览次数:3084
静安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当日举行,《静安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同期“出炉”,主要推进六大方面34项重点举措。其中,除了落实全国统一的制度性安排和政策导向、落实上海部署的全市任务外,有11项是静安区提出的特色举措,比如:鼓励民营企业开展高质量并购重组,加快“区块链+金融”创新应用;提升民营经济创新能级,培育创新型民营企业“雁阵”,构建国有民营协同发展格局;打造民营企业出海服务高地,加强优质民营品牌培育;打造“苏河湾民营经济会客厅”,加快市北高新“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建设等,力争更好发挥静安的禀赋优势、培育未来发展新动能。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北京亦庄率先打造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据介绍,该4S店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核心,创新性地集机器人销售(Sale)、零配件供应(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于一体,旨在构建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实现供需两端高效对接与价值转化。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冰雪经济,作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其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气象技术的精准支撑。黑龙江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段欲晓在致辞中表示,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应需而动,构建了由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网等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体系,实现了对全省主要冰雪区域的全覆盖监测,并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冰雪文化、冰雪旅游等领域气象服务向个性化和场景化迈进,同时带动培养了一批冰雪经济气象保障服务人才,为黑龙江省打造“冰雪经济气象保障与人才高地”夯实基础。
多位发言嘉宾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区域融合、智慧互联与创新工程设计、能源转型与零碳经济发展等话题开展对话,为持续推进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展位上,一具充满科技感的六足仿生机器人静静地趴着,这可不是普通的“机器狗”,而是拥有卓越稳定性和负载能力、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设备,可应用于应急救援、野外勘探、工业巡检等多个领域。“这是联想自主研发的首款足式机器人,它曾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冰盖地区顺利完成了一系列科考测试。”联想研究院上海分院工作人员黄璟雯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