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01:59:38 | 浏览次数:5292
岁月流转,世事变迁,但李力群始终未曾放弃对父亲精神遗产的守护。如今,他担任芦洲李宅古迹维护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致力推动古宅活化与抗日历史传承。在他推动下,芦洲李宅常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不少民众与游客参与。
俄罗斯游客欧里亚高兴地说:“在中国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觉非常棒。不光有精彩的演出,还获得了礼品,感受到了中国非遗的魅力,非常开心。”
如今,广场舞早已成为这些白发长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纷纷表示,自从爱上广场舞,远离了牌桌,拥有了健康积极的业余爱好,身体更加健康,家庭也更加和谐。她们也用自己的坚持,向所有人证明:只要心怀热爱,人生处处都是舞台。(完)
上海6月14日电(记者 陈静)十年前的2015年,上海承办世界献血者日全球主会场活动时埋下的“时间胶囊”14日正式启封。
本次活动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科技赋能、非遗保护”等内容,通过“乐舞非遗·戏趣千年、数字非遗·智启未来、舌尖非遗·时代传承、遗珍市集·匠造万象、指尖非遗·中俄艺展、非遗东极行、云上非遗”等形式,多形式、多角度展示黑龙江省在非遗传承、保护、发展上的新场景、新模式、新理念。(完)
震撼仍在持续。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窝北村村西,埋葬了80多年前在雪村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史称“雪村突围战”。2024年6月12日,我们对雪村出土的遗骸进行体质鉴定研究,首次看到大量非战斗人员,其中近1/4的遗骸是女性,近1/3为婴幼儿。锶同位素结果表明,这些非战斗人员是当地村民,而男性青壮年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山西。研究结果揭示了部队护送妇孺突围的场景。军与民,共同将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在一箱遗骸中,有3个年轻的男性士兵和6个小孩,最大的6岁,最小的1岁左右——可能是战士们护卫着一群孩子一起突围,不幸全部遇难。这是军民共赴国难异常惨烈又异常悲壮的铁证。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一路奔涌、浩荡向前,历经风雨绵延不绝,饱经沧桑历久弥新。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从总书记的谆谆话语中感受他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以贯之的深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