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31 14:21:08 | 浏览次数:5775
新业态的深度植入,让青龙山实现了从“观光式旅游”到“沉浸式体验”的跨越。在夜晚霓虹灯闪烁之处,龙门客栈的灯光次第亮起。大堂中央,康县霸王鞭踏着民谣的节奏将木地板震得咚咚颤动;在“田野万花筒”体验区将十亩梯田打造成“大地游乐场”,春种秋收的农事活动、寓教于乐的自然课堂,让亲子家庭在泥田里感受田园乐趣;户外露营基地的篝火晚会、星空电影,温泉度假酒店的康养套餐,满足了不同客群的多元化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我特意趁着台城白水市场‘圩日’过来看看有没有青梅卖,准备买5公斤回去腌制。刚在市场内外转了一圈,最便宜那档卖10元一公斤。”台山市市民谭女士表示,她每年都有腌制青梅的习惯,并经常将腌制好的酸梅,分享给回国探亲的海外侨胞或赴外谋生的亲朋好友。
青龙山主峰以2488米的海拔刺破云端,喀斯特地貌雕琢的绝壁、溶洞与奇峰,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长卷。明代地标桩在此复立,绝壁托起的探崖巨石如青龙昂首,脚下云海翻涌似万马奔腾,远处九曲倒淌河蜿蜒如银链。站在“青龙之巅”,来自陕西的游客林峰感叹:“都市的喧嚣被山风卷走,这里的每一口呼吸都带着自由的味道。”而山脊处的“天眼望月”龙眼梁更是自然奇观与人文意境的完美融合——直径3米的天然穿洞随光影流转,时而如新月悬天,时而似满月生辉。游客们或拍摄延时摄影定格光影变幻,或即兴赋诗抒发胸臆,让地质奇观升华为文化创作的灵感源泉。
温州5月3日电(周健)浙江温州,这座充满烟火气与历史底蕴的城市,藏着无数条令人留恋的老街。它们是城市的“脉络”,承载着岁月记忆,见证着发展变迁。近年来,温州多地对老街“修旧如旧”,引入丰富的文旅业态。“五一”假期,它们成为“流量担当”,吸引八方来客沉浸式感受瓯越古都的魅力。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定期往返的境外采购商群体,还有不少外国游客是因为我国近期推出的“240小时免签”、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选择了“中国游”“中国购”的。在这当中,大多数外国游客是从上海、杭州等城市入境,再将“世界超市”义乌纳入了购物行程。
该服务点“出摊”后,客人络绎不绝,类似的场景时常上演。当事队员孙竞说,“便民服务点”从5月1日开始设立以来,已经用掉了13包一次性杯子,9桶矿泉水。